差價合約行業中充斥著聲稱提供“Prime”或“Prime of Prime”服務的供應商,但事實上,他們只是銷售自己的流動性,背後隱藏著利益衝突和加價定價。ATFX Connect 提供的是真正的 Prime of Prime 解決方案——專為追求真實市場准入、運營透明度和高效信用管理的機構而設計。
為了提供更深入的見解,ATFX Connect 董事總經理 Wei Qiang Zhang 分享了他對 ATFX Connect 作為真正 Prime of Prime 經紀商的差異化優勢的看法。
Q1:在差價合約市場中,“Prime Broker”和“Prime of Prime”供應商有什麼區別?
Wei Qiang Zhang:Prime Broker 通常是全球頂級投資銀行,為機構客戶在包括差價合約在內的多種資產類別的交易所和交易平台上,提供交易、清算和結算等關鍵服務。而“Prime of Prime”供應商通常是非銀行類的多資產經紀商,其角色類似,但主要為那些不符合直接 Prime Broker 服務資格的客戶提供中介通道。真正的“Prime of Prime”供應商會利用其自身與銀行 Prime Broker 的合作關係,將信用和直接市場准入延伸至這些客戶。
Q2:金融市場中為何會出現“Prime of Prime”服務?
Wei Qiang Zhang:自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Prime Broker——主要是大型銀行——的信用要求迅速提高,使得對沖基金、經紀交易商等機構更難獲得直接市場准入。“Prime of Prime”服務的出現,正是為了充當中介信用提供者,幫助客戶突破這些障礙,進入全球差價合約流動性池及交易平台。
Q3:真正的“Prime of Prime”服務有哪些核心特徵?
Wei Qiang Zhang:真正的“Prime of Prime”服務應具備:
- 直接市場准入:通過單一開戶流程即可連接多個交易所和交易對手方。
- 流動性自主權:允許客戶選擇並整合流動性來源。
- 技術完全控制:採用技術中立的解決方案,確保交易執行不受利益衝突影響。
- 單一信用關係:實現高效的抵押品管理,並在不同交易場所提供具競爭力的保證金要求。
Q4:為什麼客戶在遇到聲稱提供“Prime”或“Prime of Prime”服務的經紀商時需要謹慎?
Wei Qiang Zhang:許多經紀商在營銷中濫用這些術語,但實際上並不具備提供真正 Prime Brokerage 服務所需的信用關係、市場准入或專業能力。一些供應商可能營造出虛假的可信形象,掩蓋實際的執行方式(例如在定價中加價),或隱藏其不足的風險管理系統,這些都會導致利益衝突,並為客戶帶來不利的交易條件。
Q5:如果客戶選擇了僅聲稱提供“Prime of Prime”服務的供應商,會面臨哪些風險?
Wei Qiang Zhang:客戶可能會面臨以下風險:
- 缺乏真實的信用關係,僅是模擬 Prime Brokerage 服務。
- 掩蓋在信用和抵押品管理方面的不足。
- 以不利於客戶的方式執行交易,例如暗中加價或因利益衝突造成延遲。
Q6:企業在選擇“Prime of Prime”經紀商時應進行哪些盡職調查?
Wei Qiang Zhang:關鍵的謹慎性調查包括:
經紀商是否擁有真實的信用關係和清算基礎設施,以實現直接市場准入?
客戶是否能夠真正直接接入多個交易所、ECN 和交易對手方?
客戶是否對交易技術、定價來源和保證金條款擁有完全的控制權?
Q7:總結來說,為什麼區分真正與誤導性的“Prime of Prime”服務很重要?
Wei Qiang Zhang:只有少數經紀商具備提供真正“Prime of Prime”服務所需的資本實力、全球市場准入能力和信用信任。選擇錯誤的供應商可能讓客戶面臨隱藏成本、運營風險和低質量執行,最終損害客戶在差價合約市場中的利益。機構必須在合作前核實經紀商的資質和實際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