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匯率升至2022-2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令金融市場感到不安。

美元兌新台幣出現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最大漲幅,並在2022年和2023年初跌至支撐位。這兩個水準現在是避免進一步回調至2022年開盤價的防線。
在樂觀的經濟成長數據和貿易緊張局勢緩和之後,新台幣飆升。來自美國的強勁科技股收益增加了市場的正面情緒。
美國和中國之間為解決貿易分歧而進行的談判導致了對新台幣的需求。台灣經濟成長快於預期,在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繼續瞄準巨額人工智慧資本支出後,對半導體需求的希望增加。
據稱,隨著對台幣的需求改善,台灣出口商試圖在賣出美元後,也加入了美元路線。
華僑銀行的Christopher Wong表示:“新台幣的升值速度快於預期,令許多市場參與者措手不及,促使他們紛紛將美元兌換成台幣。”“近期新台幣的上漲,也受到中美對話前景的推動。”
花旗表示:「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建設仍是超大規模企業的關鍵優先事項,這些企業願意承擔關稅成本。」他們補充稱,「我們認為這對涉及人工智慧的股票有利,」包括AMD在內。
據稱,台灣政府支持的銀行正在按照標準操作買入美元,但這不足以阻止資金外流。
另一個推動因素是,隨著客戶從海外投資中獲利了結,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開始拋售美元。低流動性市場遇到了賣家數量的增加,美元現在將尋求修復近期的一些失地。
荷蘭國際集團的Francesco Pesole在周二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台灣等經濟體對美元計價資產的曝險處於歷史高位,在最近幾週美元走弱後,這是一個負面因素。
他補充說:“中國企業目前正尋求加大美元對沖力度,並開始從美國投資轉向多元化。”
當地晶片和電子產品製造商的大部分收入以美元計算,這可能會影響它們未來幾季的利潤。